美篇|大美黑龙江-大美黑龙江 jrs直播极速体育_nba直播 极速体育_极速体育吧

美篇
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美篇

元锡田:圈事

发布日期:2017-09-12

  作者简介:李华,女,笔名元锡田,1970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绥滨县二九O农场。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,作品曾在双语版《中国女性》《鹤岗日报》《北大荒日报》《北大荒股份报》《岭上风》等报刊、杂志和网络上发表小说、散文、新闻稿160余篇。在双语版《中国女性》杂志“我有一个梦想”征文比赛中获优秀奖。

 

 

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大荒,有些物品是很匮乏的。但大自然却很慷慨地赐予了人们一些野味;天上飞的鸡鸭雁,地上跑的猪狍兔,水里游的各种鱼,草里生的野生菌,树上挂的山丁果,棵上结的大榛子。那时,只要你聪明、勤劳有胆量,小日子过得还是蛮滋润的。套用现在的词来说,那会儿过的日子,蛋白质是不缺乏的,短缺的是新鲜蔬菜。

  聪明的主妇们,在一切都丰足时,便做起了冬季储备工作。除了晒干的办法,当时还有一种最流行的贮藏方法,就是腌蘑菇。她们通常都会在出蘑菇的旺季时,把采回的各样蘑菇,用开水焯一下,洗净泥沙拌上咸盐,装进大小不一的坛罐中,在上面倒点熟豆油,最后用塑料布把口封扎严实,放在柴草垛下阴凉的土窖子里。等到冬天,家家户户就会时不时地飘出阵阵,咸蘑菇炒白菜炖土豆的特有香味了。

 

  那时的蘑菇有很多,长在草甸子里的草蘑油蘑,雨季生在麦田边的雷窝子,原生柞树林里的榛蘑粗腿蘑等多种蘑菇,都是人们采摘的菌类。其中,有一种蘑菇很受大家的青睐,那就是花脸蘑。这种蘑菇不但队形奇特,颜色更是瘮人,永远泛着青灰透紫的光彩。依次由大圈套着小圈紧密排列生长,菇身更是大小不均,圈数也尽不相同,多少不一。赶上雨水充沛时,如果有人发现了这样的蘑菇圈,那采蘑菇就会像割韭菜那么的容易,采大留小的做法,能让发现者多收获不少的花脸蘑。因为有菌根的存在,来年出蘑菇时,依旧是发现者的必去之处。那时,在马棚和麦场周边的草棵子里,也有不少的花脸蘑圈。奇怪的是谁先发现的就是谁去采摘,在盛采蘑菇的季节里,从未听说过,有谁发现的蘑菇圈被别人偷采了的事情发生,大概是花脸蘑圈太多的缘故吧。

  那时候的孩子多,也没有什么玩具。但那时孩子们的童年过得却很快乐,为什么呢?因为那是大自然赐予给他们的,最最本真的快乐生活。

 

  春天时,孩子们会成群结帮的去草甸子里采野花、挖野菜,跑累了,就会坐在柳树下,折一段枝条做哨吹。尖利、闷粗的哨声此起彼伏,惊吓得林中正在抱窝的鸟儿啾叫乱飞。孩子们很惬意地仰躺在柔软如毯的绿草地上,观看蓝天飘云、雁过鸟飞。夏天时,孩子们又会聚堆嬉戏在连队周边的沟沟洼洼旁,扒泥围圈忙着捉鱼捞蝌蚪。满身满脸干干湿湿的泥浆道子,也丝毫掩盖不住洋溢在孩子们脸上的欢笑。岸边,用柳条串起小鱼数量的多少,就是孩子们一较高低的筹码。谁抓的鱼多,谁就是孩子王。机灵敏捷的柱子每次都能为自己争到王的头衔。后来,因为一次偏得,让柱子为自己赢得了永久性的孩子王称号。

  冬天时,凛冽的寒风,没膝的积雪,丝毫没有挡住孩子们的玩心,反倒更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。抽冰尜儿、拉爬犁、打雪仗又成了孩子们新一轮的竞技游戏项目。畜牧组边上那个高高的土堆,被积雪罩了个严严密密,又被寒风吹得无比的光滑瓷实,于是,那群善于发现琢磨的孩子,便顺理成章的把这当成了滑梯来玩。土堆旁围了一圈爬上滑下的孩子,叽喳嬉笑着。这不得不说是大自然,对这些生活在北大荒孩子们特有的快乐馈赠吧。

 

  柱子有一副做工很精细的滑冰板,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滑冰技术,他瞄上了连队前面那条长方形的水沟。为此,柱子不得不每天挥动着小铁锹,奋战在冰面上,清理着厚厚的积雪。有一天,柱子发现被冻得发白膨起的冰面下,透出一片黑乎乎的老头鱼,惊喜得他立刻加快了清雪速度,一阵忙碌后,展现在柱子面前的竟是一个,直径足有两米多宽的老头鱼圈。鱼的头部都顺着一个方向,围圈紧密排列着,一圈又一圈,鱼圈中间是一汪只有脸盆大小的水,也已冻成了冰。那个意外发现的鱼圈,让柱子家收获了足足两大麻袋的老头鱼。尽管老头鱼又粗又大,但柱子家一条也没吃,全都喂了鸭子。因为那时大江里的鱼多得是,这种沟洼里的鱼也就是用来喂鸭子的。后来听柱子妈说她家腌的咸鸭蛋,蛋黄是金黄色的且油多,就是腥气味太重不好下咽。

 

  如今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,当年的蘑菇圈和鱼圈之事,再也不是随时可见的事情了。但当年那些经历过圈事的孩子们,在北大荒这片土地上却又创造着圈事,他们推选出自己的领头雁,成立起了一个又一个以绿色有机为主的农业合作社、养殖合作社,他们习惯把社里的事称之为圈里的事。他们的后代也在创造着圈事,有的在朋友圈里做起了微商,他们不仅是把外面一些好的物品引进了人们的生活里,而且还把农场的绿色有机作物也推向了外界。两代人的举措都是在发展繁荣着现在的北大荒,这也许就是他们对养育自己长大的北大荒,所能给予的最好的回馈了吧。

文章来源:   作者:
分享到: 0
相关新闻
联系我们

信箱Mail :dmhlj@sohu.com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:dmhlj@sohu.com

关于我们

黑ICP备15006614号-1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: 黑B2-20160070

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:2332015001

关注我们
  • 最美龙江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