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亲节天气晴朗,61岁且已做了外婆的我带着92岁的婆婆和84岁的妈妈去洗澡。我笑着问婆婆:“我算不算老太太?”婆婆说:“你不算。”我说:“那我就要照顾你们了”。我想一手牵着一个走,但为了显示她们的能耐,都说要自己走。只是过马路的时候才不情愿的接受我的搀扶。
当我们三人进入浴池,好似一道风景线,人们投来羡慕的眼光,也更加引发了婆婆、妈妈的自豪和我的骄傲。我找来两个小凳让她俩一一坐下,先给婆婆洗了头,又给妈妈洗头。让她们淋了近20分钟后,我又分别给他们搓了澡,冲洗干净后,先把“听话”的妈妈送到外间,开了衣箱让她穿好衣服坐着等我们。把不太“听话”的婆婆留在身边,不错眼的“盯着”她,生怕她“擅自”行动摔着。
婆婆一生刚强,如今 90多岁了,心里仍很年轻不服老,还是认为自己什么都行,她坐在凳子上,自己转着圈用热水淋后背、淋膝盖。过了一会儿她说:“那边的水热”。我说:“都是一个管子流出来的水怎么温度会不一样呢?”我过去放开水试了一下告诉她温度是一样的,她说:“得多放一会才热”。我照她说的放了半天还是这个温度,她默认了。接着我又给她拍拍背,大概又过了40分钟,我怕她洗热了时间长了迷糊,就像哄小孩儿一样商量着出去。
洗了澡,我问她们想吃点什么?他们都说不喜欢在饭店吃饭,不如在家吃着舒服。于是我提议我们一起去大力士牛吃冰点,这引起了她们的兴趣,因为她们谁都没有去过。落座之后我们每人点了一个圣带奶昔,软软的、清凉的,口感不错,加之清净优雅的环境,婆婆即兴讲起了过去的事情。
那时家里孩子多,九口之家只靠公公一人上班。 吃粮靠供应,五子两女正在长身体的时候,粮食自然不够吃,当妈的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多省一口饭给孩子们吃,所以婆婆烙下了胃病。那时不仅粮食供应,就连烧柴也是供应的,每月每户只30斤,明摆着是不够用的。晚上婆婆躺在炕上睡不着觉想办法,因为再难的日子还要过下去。
第二天是星期天,她一边做着饭一边让二女儿(金翠)告诉德安(我爱人),今天别出去玩儿有事。那边还没有吃饭,一小帮玩伴儿已候在门口。德安一听,满脸的不高兴问道:“有什么事,我怎么不知道?”但妈妈的话他是绝对不敢不听的,楞是把门口那一小帮打发走了,吃了饭拿起一个胶丝袋乖乖的和妈妈一起上山捡柴了。婆婆说,她在孩子面前非常有威严,一言九鼎,说了话没人敢违。
那时虽然家里穷,但她非常有骨气,告诉孩子们再穷也不能动别人的东西。那时,婆婆7口之家住在四家一个厨房的房子里。一家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媳妇,想验证一下婆婆的家教,或想找找茬难为一下婆婆,也许这两个动机都有。一天下午,快到孩子们放学的时间,她下了地,把西红柿、黄瓜等细菜,摆在自家的锅盖上,还特别做了记号。听到孩子们回来的动静她在门缝里偷偷的窥视,只见这几个孩子竟无视这些平日很少吃到的东西,径直进了自家的屋。这个女人气的大喊:“你这个老婆子,是怎么教育的孩子?”婆婆在屋里抿着嘴笑。之后,她们成了好朋友。如今婆婆的七个孩子个个品行端庄,是婆婆的骄傲资本,也是她一生辛劳的见证。
从大力士牛出来,我要送婆婆回家,她说要在外边晒一会儿太阳。我笑着说:“你怎么像小孩子一样出了门就不愿意回家。我把你带出来,还要负责把你护送回去”,于是婆婆只好和我一起回了家。看着婆婆弯腰驼背的身影,我泪涌眼眶,心生敬意与爱戴。
(佳木斯供稿)
俄讯
热点
旅游
信箱Mail :dmhlj@sohu.com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:dmhlj@sohu.com
最美龙江微信号
最美龙江微信号